'
Copyright © 2017 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创作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创作中心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主页 > 学术文稿 >

灵性的本觉---王慕石作品观后

2018-01-10 09:32    文章来源: 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创作中心 浏览:
    我一直认为,艺术是天分的集中表现,艺术成就主要来自于先天的灵性,借用哲学的体、相、用的说法,灵性是体,灵感直觉是艺术创作的源泉。灵性本质是体验,这种体验有时候可以超越宗教。我感觉王慕石就是具备这样先天灵性的人,在他的书画集付梓刊印之际,请我写上几句话,面对慕石的书画作品,又引起了我对艺术与灵性的思考。
 
    王慕石的山水画有着他自己独到的理解,扑面而来的时代气息很浓,但并没有失去传统的法度,我们说传统山水画是由程序与规范两部分组成的,规范是一种共性上的要求,因为只有符合了这种共性的标准,才能做到不失法度,正因为此,所以慕石的那些浓墨重彩才有了符合文脉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即是他艺术灵性的体现,同时也是他灵活把握创作程序的必然结果,在他的画面中不再是一味的皴擦点染,而是墨与色的碰撞,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这种建立在共性基础上的个性,才是慕石那些色彩斑斓的绘画作品价值的真正所在。
 
    任何一个艺术门类都有它发展的规律,如果背离这个规律而另起炉灶,那就不是传统的艺术,这一点在书画艺术中似乎会更突出一些,慕石作品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在他那跳跃的艺术灵性引领下,他并没有另起炉灶,而是有源有流,尽管他的泼墨泼彩作品无论从技法还是构图形式都不能说完美,但从这些充满灵性的作品中让读者真真切切的看到了他的发展空间,这种空间里让我们似乎窥到了北宋著名画家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的一丝气息,设色匀净清丽,于青绿中间以赭色,富有变化和装饰性,同时又让我们联想到张大千那些泼墨泼彩作品的静寂与华丽。王慕石的泼彩作品并不是盲目地在纸上乱泼一气,他对画面的艺术形象是有所构思的,需要达到什么效果心中是有所准备的,墨和彩在他的笔下建立起的块面秩序通过具有金石质感的线条贯穿,使画面形成了一个具有鲜明节奏的统一体,无论是在视觉感受上还是意境表达上都让人值得回味。
 
    艺术灵性需要挖掘,固有的先天因素为本,但后天的挖掘才是一个艺术家不断前行的保证,这种挖掘灵性的手段既包括阅历的锤炼也包括综合底蕴的积累,我们欣喜的看到了王慕石在这方面的努力,他在绘画之余还在书法及其他多方面上有着执着的探索,这种综合底蕴的培养无疑会给他的艺术创作之路带来后续的力量,我们都知道佛法分本觉、始觉、妙觉,就像一颗夜明珠埋在土中不能放光,但无论怎样明珠的本性却不会丧失。我想学习和修行就是挖掘明珠使之放光的过程,艺术创作亦同此理,王慕石是一个稳健的挖掘者,正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2015年10月8日凌晨于良苑空间,毕冠良
作者: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导师。
(作者:毕冠良)
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创作中心动态 聘任系统 创作研究 创作基地 学术论文" 网上报名 创作中心 聘任查询 聘任要求"

认证程序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汤用彤国学院
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创作中心
 

主  任:王慕石 

认证程序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的唯一以“文化艺术”命名的普通本科艺术院校,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创作中心经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批准,于2017年11月挂牌成立,该中心隶属于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汤用彤国学院,是以书法文化艺术研究创作为核心的艺术性科研专业机构,以弘扬和促进中国书法文化研究发展为目标的非盈利性机构,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创作中心秉持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服务于我国的书法文化艺术事业,是中国当代最重要的书法文化艺术研究、创作、教育基地。

热点推荐

  • 灵性的本觉---王慕石作品
  • 读王慕石禅意山水画作品
  • 百度关键词: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创作中心、中国书法研究、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汤用彤国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国书法文化艺术研究、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书法研究所、文化研究中心、中国书法文化研究创作中心、
    百科